【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优秀主管地位和角色认知
当前严峻国际、国内环境形势分析
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尖锐问题
管理的定义
领导者、管理者区别
管理的层次划分
管理的五项内容
欧美、日本、中国管理文化比较
四种人格类型的管理干部
车间主管的地位、职能和管理特点
车间主管管理的目标
第二部分: 如何做好有效工作沟通和搞好车间人际关系
沟通的含义
有效沟通的方式;
协调人际关系的五大原则;
沟通的三个环节:表达、倾听、反馈;
如何与上司沟通,有效辅佐上司
如何处理好与间接主管的关系
作为上司的车间主管,如何领导下属
与下属沟通的黄金法则;
如何与同级沟通;
团队冲突与处理技术;
双赢思想;
同理心沟通;
阳光心态;
镜像原理;
车间沟通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 如何做好员工培训、教导和激励管理:
1、如何教育训练员工
塑造员工执行力
工作能力、工作意愿四象限图
素质冰山模型
木桶理论
工作教导的四个阶段
引导员工思考
OJT-现场培训
2、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马斯诺需求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激励让员工激情燃烧
激励人的18句金言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
第四部分:如何搞好车间团队建设
团队的定义
团队文化与团队精神
角色扮演:成功与失败的车间主任
10种类型的车间主管
员工良性关系要则:公平、公正、公开
如何批评下属员工
7、案例分析:如何管理老员工、技术型、老油条、与你唱对台戏、性格暴躁的员工
第五部分:车间管理的基础--5S卓越的现场管理
1、5S 的含义
2、5S定义、推行要领和步骤
3、5S的实施
目视管理和看板管理
生产现场目视管理的常用手法:
颜色管理、标识管理、划线管理、看板管理
案例分析: 南方机车-现场"5S"改善图片。
案例分析:目视化管理与看板
标准化
案例分析: 台资企业的SIP与SOP。
第六部分:精益生产-微利时代生产方式
什么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溯源-生产方式革命
精益生产支柱:准时化和自动化
柔性生产方式-多品种、少批量、短交期下的生产方式
第七部分: 认识和削减生产现场的八大浪费:
1、什么是浪费?
2、增值的概念
3、精益生产追求的7个"零"目标
4、过量/过早生产的浪费
案例分析:生产过多(过早)案例
5、库存的浪费
6、搬运的浪费
案例分析:改善搬运方法、工具案例
案例分析:缩短搬运距离案例
7、不当加工浪费
案例分析:不当加工案例
8、多余动作的浪费
案例分析:动作浪费改善案例
9、等待的浪费
案例分析:生产线等待案例
10、不良品、返工返修的浪费
11、管理的浪费;
第八部分: 精益工具的应用介绍
1、什么是精益企业
2、连续流
案例分析:批量流与连续流案例
3、一个流
4、单元式生产
案例分析:美的集团---单元生产线改善
5、U型布置
案例分析:单元式生产、U型布置
6、布置(LAY OUT)原则
7、流程路线经济原则
8、设备布局
案例分析:某工厂设备布局改善案例
9、拉动式生产
案例分析:拉动生产与看板管理
10、准时化生产(JIT)
11、计算节拍,确定产能
12、标准工时
13、生产周期
14、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木桶理论
15、平衡生产与生产线效率改善
瓶颈分析与解决瓶颈的方法
如何确定与控制节拍
布局与搬运效率分析与改善
案例分析:平衡生产线改善案例
16、柔性生产
17、"水蜘蛛"作业
18、少人化生产
19、员工多能化
20、深入理解并持久推行5S/6S
21、快速反应信号 –安灯
21、快速换型SMED
第九部分:柔性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
产、研、销、物料管理面临的共同
难题
什么是柔性生产方式;
多品种、少批量下的交期管理
产销失调的解决对策
交期延误的原因;
交期延误改善对策;
定期产销协调会议;
第十部分: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1、产能与生产负荷分析
产能的概念;
决定产能的要素;
人力负荷;
机器负荷;
案例分析:如何计算负荷、生产能力。
2、生产计划概念、类型与制订要领
生产计划的概念、内容;
生产计划编排的要素;
生产排程常见的问题
生产计划排程的优先原则;
案例:排程要领与演练
生产计划制订的流程;
生产计划进度延误的原因与对策
生产准备工作内容;
3、生产过程控制与异常协调
生产控制的内容(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影响生产进度落后的要素;
生产进度落后的改善措施;
案例分析:如何解决小批量、多品种生产难题。
生产异常的发现、反馈与处理;
4、急单插单的解决技巧
案例分析:如何解决急单、插单的问题。
第十一部分: 物料的控制与管理
1、物料控制与管理概述
物料控制的精髓是"三不"原则
物料管理的目标;
物料管理主要内容;
2、精益采购策略与管理
JIT准时化物料配送
定量采购方式
定期采购方式
安全库存VS最高库存VS最低库存
订购前置时间与订购点策略
案例分析:如何设置订购点
经济订购批量(EOQ)
瓶颈采购、关键采购、常规采购、
杠杆采购(风险高低、采购金额大小实施四象限采购)
3、精益库存管理
库存的概念;
库存的优点与坏处;
库存管理的目标
周转率与周转天数;
案例分析:如何计算周转率与周转天数
不良库存发生的原因与对策;
库存ABC管理方法;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
库存盘点;
呆滞料管理;
第十二部分:现场改善的利器-IE工业工程
什么是IE
IE的起源
IE的作用
IE活动涉及的对象
第十三部分:掌握IE改善的七大手法
1、程序分析法
流程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流程分析的步骤
ECRS改善
生产线价值流分析-识别增值与非增值
案例分析:程序分析与改善案例。
案例分析:饺子流程改善案例。
2、操作分析法
人机联合作业分析
人人联合作业分析
双手操作法分析
案例分析:人机效率分析与改善案例。
案例分析:双手作业法改善案例
案例分析:人机联合作业改善案例
3、动作研究法
动素分析--18个动素及改善着眼点
动作经济原则-肢体使用原则,作业环境设计原则,工具设备设计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下的十二个动作浪费
案例分析:动素分析案例
案例分析:23个动作改善案例集锦
4、时间研究法
标准时间
秒表法
MOD法
案例分析:时间研究案例
5、工作抽样法
工作抽样法的目的和用途
工作抽样法的观测项目
工作抽样法的步骤
案例分析:工作抽样法案例
6、防呆法
什么是防呆法
防呆法的应用范围
防呆的基本原则
防呆技术与工具
防呆法的进行步骤
案例分析:防呆法案例
7、五五法
第十四部分:TQM-全面质量管理
生产现场常用的品质控制系统介绍(首件检验、自检、巡检、终检、出货检验)
8D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描述、临时措施、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效果确认、标准化、5W1H方法、5WHY法
品管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直方图用法与实例操作
第十五部分:TPM-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TPM推行实务
2、可动率与运转率
3、设备故障的冰山模型
4、设备的六大损失
5、阻碍设备效率的8大浪费
6、开展设备的"3M "活动
第十六部分、现场安全管理
第十七部分:综合管理能力提升
1、会议管理
早会的好处、早会如何实施
2、时间管理
事务的重要性、紧急性分析
3、中高层干部应掌握的管理工具
5W1H方法
4M1E(人、机、料、法、环)
目标的Smart法则(聪明法则)
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善)
80/20法则(要事第一)
尽善尽美,改善无止境
【课程背景】
企业一线干部如何从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从技术型和技能型向管理型转变
-怎么才能转型成功?
一线主管或班组长能否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与职责?
班组长在工作岗位上,那些能力不具备,如何来强化?
面对上司交付的工作如何来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对上司交付的工作能否执行到位,能否带领下属很好地完成?
能否与上司、同事、下属很好地相处,协助同事做好团队工作?
班组长在班组团队中是否能起到真正的领头作用,以身作则,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在工作中能否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处理?
工作中是否能很好地把握重点,妥善安排一天的工作事务?
是否具备好学、上进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课程对象】
总经理、生产副总、厂长、生产部长、中高层管理人员、课长、生产主管、车间主任、工程师、生产班组长(拉长/线长),及有志于提升精益技能的主管和管理人员。
【解决问题】
明确一线主管的管理职责与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与心态观念;
旨在提高企业班组长的综合管理素质,改善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解决班组长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成为一个高价值的职业管理者;
熟练应用现场管理和改善的工具,有效提升现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能使一线主管掌握正确的指导技能,提高员工技能,提升下属执行力,让员工不出差错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安定质量!
能使一线主管掌握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改善技能;利用现有的资源,降低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
改善管理干部跟上司、同事、部属之间的人际关系,能使一线主管掌握正确的待人技能;提高团队的协作,减少一线员工流失,安定生产!
掌握沟通,表扬,反馈及激励下属的技巧,强化团队凝聚力
注重安全教育与管理,减少意外灾害的发生以及减少工具、设备的损坏。
【学员收获】
明确一线主管的管理职责与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与心态观念;
旨在提高企业班组长的综合管理素质,改善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解决班组长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成为一个高价值的职业管理者;
熟练应用现场管理和改善的工具,有效提升现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能使一线主管掌握正确的指导技能,提高员工技能,提升下属执行力,让员工不出差错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安定质量!
能使一线主管掌握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改善技能;利用现有的资源,降低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
改善管理干部跟上司、同事、部属之间的人际关系,能使一线主管掌握正确的待人技能;提高团队的协作,减少一线员工流失,安定生产!
掌握沟通,表扬,反馈及激励下属的技巧,强化团队凝聚力
注重安全教育与管理,减少意外灾害的发生以及减少工具、设备的损坏。
【课程时长】
1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