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第1部分:新会计准则概述
1.1 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1.1.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出台的背景
1.1.2、我国会计改革进程的四个阶段
1.2 我国会计准则发展与变革中的三个重要时点
1.2.1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法律层次
1.3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再认识
1.3.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框架结构
1.3.2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
第2部分: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
2.1 会计前提
2.2 会计基础
2.3 会计要素
2.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5会计记账方法、会计科目、账簿及其账务组织
2.6基本准则应用小结
第3部分:新会计准则--部分具体准则解读(根据企业特点定制)
3.1 通用业务准则部分
3.1.1投资性房地产
3.1.2固定资产
3.1.3无形资产
3.1.4资产减值
3.1.5 债务重组
3.1.6 职工薪酬
3.1.7或有事项
3.1.8 所得税
3.2 特殊业务准则部分
3.2.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3.2.2金融资产转移
3.2.3 金融工具列报
3.3 报告披露准则部分
3.3.1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3.3.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3.3.3 财务报表列报
【课程背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并鼓励其他企业施行。自2008年至今,实施范围逐步扩大,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在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企业都将统一执行新准则。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将成为新的里程碑。
新准则大量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体系,包括公允价值的采用、所得税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等方面。对于我们财务会计人员而言,要想在短期内掌握新准则的内容、特点以及与现行会计制度体系的差异,将是一个重大挑战。我们将结合新准则理论和实务的最新进展,通过大量的实例对新准则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释。
【课程对象】
企业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其他对会计准则感兴趣人士
【解决问题】
系统学习新会计准则的体系框架,掌握其核心要点、与现行会计制度体系的主要差异以及对税收的影响
充分掌握日常业务中最常用的几项会计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所得税、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
进一步提升对会计的理解、扩充财务视野,为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学员收获】
系统学习新会计准则的体系框架,掌握其核心要点、与现行会计制度体系的主要差异以及对税收的影响
充分掌握日常业务中最常用的几项会计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所得税、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
进一步提升对会计的理解、扩充财务视野,为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课程时长】
6-3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