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資產證券化運作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背景
資產證券化內涵及其特徵
資產證券化的定義
資產證券化的基本特徵
資產證券化的分類
資產證券化與其他固定收益證券的區別
資產證券化11個參與主體及其功能
SPV簡介(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項目SPV與載體型SPV
SPV的組織類型
SPV的資本金要求
SPV組建地點選擇
資產證券化的交易程式
交易概述
交易結構概述
如何組建專案SPV
證券投資價值介紹
構建證券化資產池
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和上市
資產證券化的法律結構與財務結構分析
資產支持證券的償付和支持資產的清算
資產證券化的其他融資規劃
資產證券化交易的風險控制
控制品質風險
控制證券化交易結構風險
控制證券投資風險
控制交易的信用等級
國內資產證券化案例分析:珠海高速資產證券化案例、大連輪胎廠……
第二部分:國際資產證券化的借鑒
美國、日本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狀況
美國、日本資產證券化市場運作模式
解析海外信託資產證券化的操作模式與融資規劃:美林證券集團(Merrill Lynch Co.)、America Trust Bank-Fund Holdings…
海外資產證券化案例研究:安然、馬林二號與"魚鷹"信託基金 ……
【课程背景】
流動性過剩和收益水準相對於股市缺乏競爭力,是資產證券化產品受冷場的主要原因。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發展被寄予厚望,但其發展並不順利。國開行和建行在完成原計劃的首批資產證券化規模後,試點工作便一推再推。由證監會主導的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火爆一段時間後也陷入沉寂
從2006年以來,央行除了持續大規模發行票據回收流動性外,先後7次決定上調準備金率,3次提高利率。在這一系列緊縮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已出現趨緊跡象,表現在債券市場上,就是各類債券的收益率普遍大幅提高。金融機構借助貨幣市場進行廉價融資的時代漸漸遠去,存在大量資金需求的國開行更是感受到壓力。為緩解流動性不足,將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運作就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持續火熱的股市已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匹配形成嚴重挑戰。解決"短存長貸"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將已投放的貸款進行證券化,提前回收流動性。
資產證券化另一個潛在的供應主體是企業。除報批簡便高效外,融資成本相對於銀行貸款低是眾多企業鍾情資產證券化的重要原因。另外,資產證券化對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沒有影響,公司也不必承擔可轉債回售、修正轉股價等風險。消息人士透露,現在不少公司對這一融資方式很感興趣,正積極研究、設計資產證券化產品。
【课程时长】
面议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