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转变管理理念 开启全员“创客”时代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阅读(1781) 2016-11-08

一家创新型的公司,必须首先从管理理念上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并通过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如工作坊、分享会等,来促进员工创客思维的养成。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有没有想过,办公室里白花花的墙面,与其让它空着,何不让员工涂鸦?如果觉得用颜料不好修改,可以试试各种颜色和型号的便利贴。不久前,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两家公司Havas Media与Horizon Media,用一场充满创意的玻璃幕墙便利贴大作战,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当我们一边要求员工标准化办公,一边抱怨企业员工没有创造力的时候,却不知一家创新型的公司,首先从管理理念上就必须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当下,“创客”已经成为创新的代名词之一,那么,怎样让员工具有创客的创造性思维?



基于科学技术,进行DIY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做的事情很炫酷,电子工程、机器人、3D打印、激光切割等等技术几乎成为创客的标配。创客们做的项目不一定很大,他们把制造业搬到了创客空间、车库、桌面上,创造可穿戴设备、健康手环、智能手表等新奇的装备。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创客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DIY文化。广义的创客,还包括了传统手工制作者。


将想法“立体化”


如果我们追溯创客精神的起源,在没有“创客”这个词的古代,自己制作一把木凳子,铁匠铸造一把利剑,都延续着DIY精神。


到了现代,用户能想象到的产品都有可能在创客手中实现。这种创客文化起源于美国硅谷的“车库精神”,即敢于将想法在现实中“立体化”,在类似车库的地方,比如创客空间,将创意制作出来。


“折腾”与“嘚瑟”


创客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质,即动手创作以及开源共享,二者兼具,缺一不可。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把这两个特质形象地表述为:“折腾”与“嘚瑟”。唯有动手“折腾”,才能让想法从“0”实现为“1”。所谓“嘚瑟”,即分享自己创意的过程,这也是创客们共同学习、完善作品的过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闭门造车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如果依靠大家共同出谋献策,也许一个月就可以完成。正如柴火空间的“共进社”,每周三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创客会员们(有工程师、设计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DIY爱好者)聚集在这里,共同完成一些创意。“互动沙盘”是柴火创客空间参加2016年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展品之一,就是由会员们在柴火的创客导师协调下,共同完成的。与创客空间的培养模式相比,企业的创客培养固然有所不同,但这种创客特质应当是一脉相承的。



养成员工的创客思维


企业要培养员工的创客思维,除了转变管理观念,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如工作坊、分享会等,来促进员工创客思维的养成。


工作坊及分享会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工作坊和分享会,鼓励员工动手尝试造物。没有任何理工科背景的“小白”,也可以坐下来体验造物的乐趣。定期举办的工作坊,可以涵盖开源硬件的使用,3D打印、激光切割等等“高大上”的内容,也可以包括软陶工作坊、手缝皮具、混凝土工作坊等“平民版”的课程。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邀请创客到公司内部举办分享会,在轻松的氛围里分享嘉宾的创意,开启员工的创新思维。如柴火曾邀请了来自瑞典的创客团队,包括瑞典驻华大使馆的科技参赞柯睿思(Christer Ljungwall)博士、火遍中国创客圈的Simone Giertz,以及瑞典的企业家、学者,给会员们举办了一场瑞典创新团体分享会。



调整适当的准入门槛 


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创客。如果准入的门槛过高,很难激起员工尝试的欲望。因此,企业内部的创客思维培养,应该重在创客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体验式创客工作坊上。在此基础上,让员工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员工提供创意实现的渠道和平台。


首先,要帮助员工了解什么是创客。例如为其安排PPT讲解、现场实物展示、互动交流、10分钟的创客体验等。事实上,举行创客工作坊,是企业最直观、高效的创客培训方式,可以让参与者在短时间内对新事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其次,工作坊的形式灵活多样,应根据员工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通过分析参训人员的职业背景、知识背景,来决定工作坊的内容、导师、时长。通过有趣的课程,学员在学习相关的开源硬件知识的同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其他学员一起完成作品。


企业的业务看似和创客不搭边,却往往能从其中得到实用的收获。今年4月,一家跨国公司将团队建设活动搬到了柴火的工作坊中,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分公司的行政、咨询师、工程师一起坐下来,在创客导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提醒漏接电话的装置。团队成员在动手造物的过程中,不仅快速地接触到新事物,了解动手制作的重要性,而且能启发出自己更多的创意。



提供开脑洞的平台


分享是创客的特质之一,而Maker Faire(制汇节,美国Maker Media举办的全世界最大的创客聚会,已有11年的历史)为创客提供了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在国外,一家人一起去逛Maker Faire,已经成为家庭成员间的例行活动。


如今,Maker Faire被引入中国,成为国内最大的创客聚会,企业也可以参与其中。去年,大疆创新在此展示了最新的无人机产品,微软、英特尔带来了功能强大的开源硬件产品。大牌企业已经敏锐意识到,创客的创新精神,能够为企业注入活力。


要让员工了解创客文化,逛逛Maker Faire这个国内最大的创客聚会,是不错的选择。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全球创客圈最前沿的作品,包括机器人大战、可穿戴时装秀,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平台,还可以与跨国、跨界的创客们互相交流、分享,一起大开脑洞。


曾有一位参加柴火造物工作坊的小学生,用所学的开源硬件知识,给爷爷设计了一根智能拐杖,如果爷爷拄着拐杖摔倒了,拐杖就会发出蜂鸣声报警。我们相信,无论是学生,还是企业白领,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客。要让你的员工成为创客,前提是,你是否愿意迈开第一步?



文章转载《培训》杂志文库,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至:
相关阅读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